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环球微动态丨新家新房新生活 安心温暖迎新春

1月19日,“6·1”芦山地震宝兴县灾区的147户重建户在经过7个多月的灾后重建后,相继搬进新家过新年。

记者走进部分受灾群众的新家,感受他们的新生活。

邻帮邻异地重建过新年


(相关资料图)

蜂桶寨乡民治村1组,通组公路一侧矗立着一栋新建的两层半小楼。这是村民黄全芬重建后的新家,去年8月中旬动工,同年12月完工并搬进新家。

新家所在位置,与在“6·1”芦山地震中损毁的老屋直线距离约300米。

站在曾经的老屋前,黄全芬说,一块巨石从她家砖木结构的堂屋穿过,造成主体结构严重受损。

地震后,附近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生明显变化,她听从专业鉴定人员建议,选择异地重建,“新家地基上原有一个杂物房,属于同村另一位村民。”

这位村民是李宣清。“作为同村乡邻,有能力帮忙肯定要帮啊。”李宣清的真诚,给当时为重建焦心的黄全芬一个惊喜,“没想到李哥只收了我一点土地钱,让我减轻了不少压力。”

不仅如此,从新家开工重建那天起,不少同组村民主动给黄全芬请来的师傅打“下手”,忙前忙后帮着背砖、背水泥,却不取分毫。

各级党委政府为帮助重建群众早日搬进新家,及时、精准落地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从过渡安置补贴到政府贴息贷款,从重建户补贴到建材补助……每一项都落在黄全芬和家人心坎上。

“危难时刻显真情,党的恩情永不忘。”黄全芬说。

数日前,前往县城采购年货的黄全芬,遇到在红军广场举行的宝兴县2023年“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看着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她还特意请书法爱好者写了一副春联带回家。

换新颜新家牢固更安心

灾难过后,群众见证的是重建成效,是党委政府的为民情怀和干部的担当作为。

“6·1”芦山地震中,五龙乡东风村五组村民杨业宏的家成为危房,被纳入宝兴县农房重建名单。

“老房子是1997年建的,砖是预制砖、楼板是预制板,和现在框架结构的新家比起来,差多了。”已住进新家近1个月的杨业宏说。

不仅如此,宝兴县根据重建政策给予7万元重建补贴(5人户)、帮助申请的6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以及过渡安置补贴,让杨业宏经济压力减轻,“因为是在规定时间内动工重建,又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新家首层施工,还得到2000元奖励。”

新家内,杨业宏的76岁母亲张昌素坐在新沙发上,与孙儿一起看新电视里播出的文艺节目。谈起从震后重建到春节前搬进新家,老人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政策好、干部好,党委政府就是老百姓的靠山和主心骨。”

一旁的杨业宏看着母亲,说起新年的打算。“6·1”芦山地震前,他常年在浙江一家企业务工,每月工资6000元至7000元,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去年地震后,他不得不辞职回乡重建新家,“母亲年纪大,我今年起就不出远门了,准备在市内找一份工作,也方便照顾家里。”

详细了解其就业需求后,同行的五龙乡党委组织委员舒东随即打开微信,将《雅安市2023年春节前后全市企业招聘需求》转发给杨业宏。

信息汇集了我市近期有用工需求的62家企业,可选择的就业岗位达数百个。“每家企业后面都有联系电话,看到中意的就可以联系。”舒东说,“春节后,县里也会组织线下就业招聘会,乡里、村里会提前通知举办时间。”

“谢谢党委政府,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我有信心把以后的日子过得更好。”杨业宏说。

本报记者孙振宇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党委政府 在规定时间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