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资料图片)
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随手拍照上传,还有丰富的奖品拿……去年12月2日,雅安公安交警联合雅安日报传媒集团开展“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随手拍”活动,截至今年12月2日,该活动已开展一年时间。
该活动开展以来,市民们踊跃参与投稿,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监督和曝光。一年来,共收到3664条曝光投稿,已公布34期获奖名单,累计136名举报人获奖,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该活动的开展让人人成为“交警”,使不文明交通行为无处遁形,让守法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有效形成了良好社会风尚,提升了我市城市交通秩序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随手拍”交通违法行为
促进交通秩序大提升
“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随手拍”活动号召市民拍下路上遇到的交通违法行为,全民参与、全民监督。
去年的一天,卢先生在雨城区北外环线上驾车行驶,突然一辆小车逆行而来,差点与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相撞,后因卢先生及时避让才没发生交通事故。
卢先生将自己遇到的这一危险驾驶行为投稿给了“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随手拍”活动采集平台。获悉这一信息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对逆行的小车司机进行了调查处理。
“你的逆行行为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伤亡……”在现场,交警对逆行的小车驾驶员进行了安全交通宣讲。“那天中午我开车有点走神,差点酿成交通事故,甘愿接受警察处理。希望这个视频能给大家一个警示,以后开车要注意安全,集中精神。”该小车驾驶员在接受处罚时说。
后来,卢先生举报的这一案例,被选为典型案例公开进行曝光,他还获得了相应奖品。“奖品不重要,文明安全守法行车才重要。”卢先生说。
“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随手拍”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广大市民的力量,而且举报交通违法行为还可获得一定奖品,更提高了市民参与交通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拒绝不文明交通行为,让参与交通的人都能提高交通规则意识。”“支持这项活动,全民法治,全民监督。”有网友在“雅安交警”微信后台留言,表示对此项活动的支持,甚至表示要购买新的行车记录仪,以便更好参加活动,共创安全交通环境。
“随手拍活动,让人人都行动起来,加大群众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警示交通违法现象,促进交通安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俨然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第三只眼”,渐渐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局面,大大改变了公安交警部门“孤军奋战”的现状。让在监控设施不到位之处,在执法人员无暇顾及之时,监督依然“在岗”,有力遏制了交通违法行为。
数据显示,该活动开展以来,雅安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大为好转,压线、加塞、乱抢道、乱掉头等显性交通违法行为下降,特别是在电子警察和交警警力覆盖不到的地方尤见成效,城市交通文明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提高交通秩序治理效能
共建共享文明交通环境
据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融媒体工作室工作人员巨婷介绍,该活动开展以来收到的投稿中,排在首位的违法行为是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其中大部分是压越单、双实线和不按规定掉头、加塞等违法行为。
其中,压线和加塞易引发车辆刮擦交通事故、造成交通拥堵。此外,电动自行车乱穿、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也屡见不鲜。
“收到的举报中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会受到相应处罚,同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不文明随手拍活动,通过“曝光+处罚”的方式,让守法出行观念更深入人心,也让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提升。
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举报,不仅是“治乱”,亦是“扬善”。一方面,人们踊跃参与交通违法行为举报,让广大司机在广泛监督下自觉遵章守法;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问题解决机制,提高治理效率。
“有了‘随手拍’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当监督员。”出租车司机张虎表示,尤其是监控没有覆盖的地方,确实对驾驶员起到了警示作用。去年以来,他也感受到市区的交通秩序越来越好,礼让行人的驾驶员越来越多,希望这样的活动持续搞下去。
同时,开展交通违法有奖举报活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普法,起到了交规宣传作用。
普法宣传的作用,还体现在每期进行获奖名单公布、不文明交通行为典型案例曝光中。每期获奖名单公布时,不仅有直观的违法行为视频,还有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结果。
在该活动开展以来的34期集中曝光中,不同类型的不文明交通行为纷纷“亮相”,本次活动也通过集中曝光的方式,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促进大家守法出行。
“该活动通过警示和典型曝光的方式,引导广大市民文明出行。”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公安交警部门持续开展此类活动,继续加大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曝光力度,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持续采取处罚措施,起到曝光一批、惩罚一批,教育一大片,更好地带动大家守法文明出行的目的。此外,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除“随手拍”活动外,相关部门和媒体也要加大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宣传合力,让守法出行成为市民的习惯,全民齐参与,共同营造文明之风。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雅安公安交警部门号召广大市民守法文明出行,共创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
本报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