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固本,治在基层。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
(资料图)
2022年8月,汉源县围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任务,在汉源县设立10个乡镇级法务中心,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让群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目标,用法治“权杖”敲开基层治理“坚冰”,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有了法务中心,我们在发现案源,形成司法救助长效机制等方面比过去更有效。”汉源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负责人王韬说。
去年年底,汉源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侵犯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时,在辖区法务中心的介入下,了解到其中一位未成年人的特殊家庭情况,几经沟通协调,又在公安、检察、民政等部门以及未成年人所在辖区乡镇的共同协调下,实现了对该名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
法务中心是汉源县结合阳光康养、现代农旅融合、生态有机特色农业等5大片区发展规划,在富林、九襄、宜东等中心镇、副中心镇,建立以服务园区、服务农业等产业发展为主的特色法务中心。
成功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后,当事人送来锦旗
法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接待群众
法务中心工作人员送法进企业
法务中心通过网络连线,调解矛盾纠纷
10个法务中心分类明确服务园区企业、服务果蔬产业、服务遗留问题化解等8大功能定位,推动构建“片区法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站”三级联动的“半小时基层法律服务圈”。
每个法务中心整合公检法司和信访五家单位力量,利用辖区乡镇派出所、警务室、司法所等办公阵地,按照“1+N”原则进行规划布局,同时设立1个集来访登记办理、业务分流处置、综合法律服务为一体的法务服务大厅。
在法务中心内,有司法所、警务室、调解室、法官(检察官)服务站、庇护室等功能分区,上述五家单位派驻人员展开日常工作,同时辖区乡镇、全县各职能单位参与其中,共同助力辖区治理。
在法务中心,除公检法司信访五家单位外,还有72家县级单位入驻,点对点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咨询。
“过去,群众咨询一个问题,跑了这家单位跑那家,现在只需要在法务中心就行。”富林镇法务中心负责人邹峰说,法务中心受理后,会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的具体情况现场答复,也可预约相关职能部门现场或共同视频连线答复。
“很多时候,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几个部门,法务中心把相关部门聚集在一起,避免部门之间推诿扯皮,提高了工作效率。”邹峰说。
值得一提的是,各个法务中心整合政法、组织、信访等单位及乡镇党员干部力量,在县法务中心党委下建立法务中心功能型党支部,由中心所在镇政法委员担任支部书记,其他乡镇政法委员、政法单位分管领导为支委委员,由各单位在法务中心党支部分别明确1名党员担任对口联络员,负责与本单位的日常联系、业务沟通、力量协调等,以党支部为引领,确保各单位间紧密配合、高效协作。
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走进汉源县园区法务中心,一面面锦旗映入眼帘。这些锦旗来自于园区内企业、农民工、周边村民。
汉源县园区法务中心位于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内,其辖区包括安乐镇、富泉镇、顺河彝族乡、马烈乡以及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四川汉源工业园区内有50余家企业。
“法务中心整合律师、志愿者、法院、检察院等资源,组建法律服务小分队,制定普法‘菜单’,定期开展‘助企服务’。”园区法务中心负责人郝坚说,“一对一”法律咨询、法律文书代拟、法律培训、法律体检……法务中心打造“法务超市”“法治加油站”,帮助园区规避法律经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除常规法律服务,园区法务中心还依托“三查三化三优”专项行动,督促园区企业切实履行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并联合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大排查行动,协调处理园区工业企业发展需求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关系,遏制和防范化解矛盾,确保园区企业正常生产。
“这些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一两家单位是很难完成的。”郝坚坦言。
在汉源县各个法务中心,民警、乡镇政法委员、司法助理员驻点办公,检察官、法官定期坐班,设立受理、分流、咨询等服务窗口和党员先锋岗,由驻点办公队伍分类领岗、坐班值岗,为群众提供全程代办、一对一帮办、延时办、预约办等各类服务。
一村一辅、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以党员为主体组建流动志愿服务队,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建立“网格发现上报—乡镇分流呼叫—法务中心受理处置”工作机制,志愿队分赴各网格开展服务,排查收集群众诉求和各类隐患,对简单事项现场受理、现场办结,对复杂事项及时上报、呼叫法务中心联合处置。
此外,全县76家单位每家单位选拔1—2名业务骨干组建远程协助专家队,建立专家团微信群,全天候提供线上咨询、解答、办理服务;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候鸟”专家团,不定期下沉法务中心开展现场培训、指导,实现服务不下线、治理不打烊。
2022年9月,汉源县小堡藏族彝族乡发生一起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受害人罗某所属地、受害人两个儿子的所属地,三地联合发力,充分发挥各自责任,运用法务中心资源,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信息传递工作;涉及法务中心、相关乡镇、法院、司法局、卫健局相关人员开展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会,共同商讨案件的调处办法。在“三地”“两中心”多部门的联合调处下,促进调处工作有力有效进行,化解了矛盾纠纷。
从“求诉无门”到“事了人和”
“园区法务中心从去年8月到现在受理了191起案件。”郝坚说,“大家对法务中心越来越认可了。”
“党政法务中心,群众法律超市”是法务中心建设之初的定位,汉源县委政法委着眼精准解决群众法务方面的急难愁盼,通过法务中心整合优质资源排查化解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做实诉源治理、命案防控。经过几个月的探索,法务中心已经取得实在成效。
2022年8月,陈某等60位工人因被拖欠工资多地求助无门,一时不理智选择了阻挠施工。园区法务中心由郝坚带队前往劝说,并承诺妥善解决此事。
结合当事人意愿,园区法务中心“快刀斩乱麻”,当即联系片区司法所、片区警务室、顺河彝族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人社局、项目施工指挥部等开展联合调解,全方位出击,并线服务,多次面对面普法、安抚群众情绪,逐一倾听当事人诉求、详细了解情况。
几经调解,职能部门各展其长,法律志愿者倾情助力,将矛盾归类审查、分流转办,成功调处该案。接案11天后,民工工资到账。
“这件案子不仅仅是为民工讨回公道,纠纷解决后,项目恢复正常施工,建设可以如期完工,这是一件群众、企业、政府三方满意的好事。”郝坚说。
汉源县各个法务中心贴近群众,就地就近就早满足群众大部分涉法涉诉需求,提高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从“了解困难”到“全盘掌握”
“法务中心的存在,能够提前介入重大信访问题的调解,实现源头治理大排查、大化解、大稳控。”汉源县信访局局长侯洪斌说。
前端受理问题、前端依法处理、靠前服务群众……法务中心根据赋权目录,下沉电诈止付、矛盾源头跟踪等7类时效性强、发生频率高的权力事项,建立公检法司前端联合处置机制,确保第一时间阻断风险,有效破解响应滞后、管理粗放问题。
去年,在某工程修建过程中,修建方将用材堆放在富林镇前进村村民日常出行的道路上。当时正值果蔬运输季节,建筑材料挡道致使村民的果蔬无法及时运出。村民与施工方交涉无果。
富林镇法务中心得知此事,立即安排人员与修建方公司对接,同时安抚村民情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化解了这场矛盾。
能够提前知晓村民动向,得益于法务中心依托城镇、社区网格员的力量。富林镇全镇55名城镇网格员与46名农村网格员在法务中心靠前摸排基层涉法、涉访、涉稳、涉企风险中起着重要作用。靠前摸排实现早发现、早防控,防止问题变大,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走进群众中,发现群众可能出现的矛盾、风险苗头及时予以化解。”侯洪斌说,“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信访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法务中心把矛盾抓早抓小、解决在一线,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鲁妮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