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世界微资讯!砥砺奋进十年路 喜看芦山新变化

在隆兴中心校,记者深入了解学校的感恩教育开展情况

本报讯4月18至1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到芦山县开展媒体采风活动,看芦山灾后恢复重建的十年巨变,感受芦山儿女十年间的感恩奋进历程。

两天时间,记者走进学校企业、网红街区、古镇新村等,感受高质量发展的芦山经济、蒸蒸日上的群众生活,用镜头和笔探寻、感知、记录芦山在这十年间发展的生动故事。


(相关资料图)

在雅安圣善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设备整齐划一、有序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该企业的成功投产,标志着芦山纺织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迈进了关键一步。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芦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走进金丝楠水街,沿街店铺古色古香,精巧水景别具特色,茶具、仿古家具、小摆件等木制工艺品琳琅满目。记者团纷纷拿出相机拍照,详细了解芦山根雕文化产业。

十年,家园重建,接续奋斗,生机勃发。奋进、巨变、展望是最好的诠释。

“如今,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乡村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话语间流露的是龙门镇青龙场村村民李连强对巨变和振兴的感恩之情。在灾后重建中,李连强回乡开起了烤鱼店,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十年来,依托龙门古镇旅游景区,许多当地村民和李连强一样,开起农家乐,发展特色产业,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2022年,全镇实现旅游收入8600万元。

在龙门镇的另一边,龙门镇隆兴中心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来,感恩教育已成为该校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我们学校有一套自己的感恩教育校本教材,每个班都会不定期开展感恩教育,让同学们学会感恩。”隆兴中心校校长王智强说,孩子们也会通过书信、作文、主题班会等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整个芦山的变化特别大,不管是城市发展,还是产业振兴,都可以感受得到芦山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新闻社记者刘忠俊说,他真切感受到了芦山的十年巨变。

“芦山这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扩容提质、产业从小到大、市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此次活动,让四川新闻网记者杨德慧印象最深的是芦阳二小的防震减灾机制和隆兴中心校的感恩、科技教育,“这都是极具芦山特色的创新和典范,从学校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中,我仿佛也看到了芦山新的希望。”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活动中,10多家媒体的记者对芦山的明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有了更加笃定的期待。

记者郑雨莎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