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环球热文:以实干先行铸就应急担当

守万家灯火,护一方安澜。近日,记者从芦山县应急管理局获悉,该局被评为2022年“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这是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的最高集体荣誉,也是芦山县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获得的最高集体荣誉。2022年,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履行应急管理职责使命,以“防灾减灾抓保障、应急救援抓基础”为重点,着力建机制、补短板、强能力,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力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该局还获得“6·1”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成功通过省、市验收。

2022年5月30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参加全市地震应急演练


(相关资料图)

2022年8月底,四川省芦山县首个综合减灾主题公园正式建成开放

2022年9月30日,芦山县相关负责人带队在川藏铁路建设点开展安全检查

芦山县“6.1”地震太平镇大河村应急避难安置点,工作人员向群众科普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灾展现“大作为”

2022年6月1日,一场猝不及防的地震在芦山发生,强烈的地震波快速向周边扩散。生命至上!地震发生后,芦山县迅速组织应急力量,全力开展抗震救灾。

抗震救灾就是与时间赛跑,精准、快速、有力的判断和指挥尤为关键,这是对芦山应急能力的考验与检验。

闻震而动,分秒必争。

他们恪尽职守,不负使命,与时间赛跑,与灾情抗争。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快速集结,厉兵秣马、通宵达旦,以应急加速度,全力应对地震。

他们赴汤蹈火,向险而行,震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先锋队第一时间赶赴一线,组织协调受灾乡镇做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工作,通过投亲靠友、集中安置等方式,对受威胁区域群众做到应转尽转。

为民止损勇担当,一份希望,意味百倍努力。

在抗震救灾一线,芦山应急人的士气始终是高涨的,信心始终是饱满的,脚步始终是坚定有力的。

芦山崇山峻岭、江河纵横,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传统的“走村串户”模式让应急处置能力滞后。近年来,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积极探索建立适应本县的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方式,扎实推动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凡事预则立。为做好“防”治,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瞄准风险点,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把握防控要点,离我们最近的避难场所在哪里?安全疏散的路线是什么?预警来了如何尽最大可能全身而退?近日,记者走访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发现家家户户门口张贴着一张特殊的路线图。该路线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紧急避险路线进行了标注。根据路线图,村民在遇到险情时可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不少村民笑称“有图有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具备迅速逃生与自救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遇到强降雨,我们应该怎么跑、往哪儿跑,现在都明明白白。”飞仙村村民宋永强提到路线图时连声说“好”,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遇到强降雨应该如何避险,俨然是一个应急专家。

芦山县是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之一。今年,该县派出专业人员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掌握了134个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危害程度以及危害类型。根据各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地形等状况,结合辖区每家每户实际情况,绘制了避险路线图。图上标明了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危险区域和村民避险的具体路线。

根据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位置,每户人家的逃生路线图皆不相同。相关部门根据每家情况因地制宜绘制地图,就是要让每一个村民都知晓一旦身边有突发情况该如何逃生,提高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而趋利避险,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一张小小的路线图,关键时刻成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护身符。目前,芦山县13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的8个乡镇(街道)1021户村民,每户家门口都张贴有路线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用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上十分贴切。正如同防灾减灾救灾的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一样,体现的就是“防”字当头、预防为先、预防为主的理念。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完善的预防体系、科学的应对举措、及时的救助安置,都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2年,芦山县坚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放在首位,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强化救灾保障,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在芦山县三江小学临时安置点,记者看到这是一处应急避难广场。“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安置措施,也是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现场,芦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可以快速有序地疏散安置居民,为居民提供可靠的应急避险空间。

顺着该负责人指引,记者看到,这个外墙米黄色的两层小楼,共有近20个房间。除了部分被改造出来作为安置住宿区外,还设置了特殊人员安置室、值班室、厨房、男洗澡间、女洗澡间、医疗室、应急物资储备室、应急医疗救护室、文娱室等。

容纳量如何?是否可以确保灾害发生后都对受灾群众进行有效安置?

“我们这里主要是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悉,按照目前的物资储备,这里基本可以保证受灾群众3—5天有效安置。

据了解,这个应急避难场所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投入改造资金21万余元,现有床位50张,临时可增加床位至100张。

“人人提高防灾意识,处处化解灾害危机。”2022年芦山县应急管理局进一步深入“治”、全面“防”,做深做实防灾减灾工作。不仅如此,芦山县应急管理局还结合实际组织相关部门编制31个专项应急预案行动方案和应急处置口袋书,不断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综合防范应对能力稳步提升。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全县7个乡镇建成乡镇应急消防站,结合治安、维稳等成立综合应急队伍,形成“1+7+33”应急消防救援体系;在全县33个村(社区)开展应急志愿者队伍培训;绘制县域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绘制33个村(社区)风险隐患分布图。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约100万元完成芦山县应急指挥中心项目、芦山县综合减灾主题公园两大项目建设;选取汉姜古城作为芦山县综合减灾培训基地项目点位,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实施项目建设。

——推进临时集中安置点项目。加快推进集中安置点建设,投入资金230余万元,因地制宜打造规范化临时集中安置点10个,目前已建设完成,全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创建为民彰显“大担当”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需要,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2年4月26日,省安办将芦山县作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单位,省财政给予200万元创建补助。

芦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动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成立创建领导小组,组建创建专班,以清单形式列明创建任务,对标对表抓落实,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人管。

为确保创建真正出实效,芦山县将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县领导班子成员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清单,纳入对部门和单位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定期监督检查创建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各部门和单位紧扣创建任务清单,进一步细化实化任务分工,列明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推动各项任务完成有力有序。同时,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问题,积极运用协商会办机制,上下协调形成合力,确保难点堵点问题整改解决。同时,多次与省安全技术中心和安科院座谈交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具体内容,与市局对接争取市级层面创建资金。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建的目标就定在哪里。

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成为芦山县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以来带给群众的最大“红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也随着创建的深入不断提升。

下一步全县将通过召开“芦山县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启动会”,建立安全示范城市的组织机构,完善部分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城市风险评估专题培训”、启动编制《芦山县城市风险评估报告》等,高质量完成每季度创建任务。

回望2022年,芦山应急人用拼搏、智慧和汗水守护生命。可以说芦山应急人在千难万险中担当作为,在千锤百炼中淬火成钢,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荣誉,是党和人民的褒奖;荣誉,是砥砺再出发的动力。

战鼓催征向前行,一路征程一路歌。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将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步一个脚印,继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防线,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以高水平安全保障芦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石雨川

关键词: 应急管理 地质灾害隐患点 自然灾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