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青山有人管 绿树有人护

正在巡林的荥经县护林员


【资料图】

仲夏时节,雅州大地生机盎然,绿意正浓。

森林,在自然生态中意义不凡,守护森林是雅安厚植生态本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题中应有之义。从2021年起,我市全面推行林长制,让雅安青山有人管,绿树有人护。

林长制规范树木管理

“现在大家种树砍树都有计划了,对林业部门的指导也更认可了。”谈起村民近年来的变化,雨城区晏场镇大里村副书记周相明想起的第一件事就是伐木。

大里村是一个典型的林业村,全村森林覆盖率96%。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林地。“以前种树是没人帮忙规划的,想怎么种就怎么种,远远看着满山绿,走进树林才发现这些树生长情况并不一定好。”周相明说。

林地多是优势,但要怎样才能将林地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林长制工作铺开后,大里村根据自身情况,成立“村级林长工作室”,由村级林长担任“室长”,村“两委”班子为成员,制定林长工作室职责、细化“室长”履职流程和任务。

工作室设立后,大里村将“村域”与“林域”管理结合,划分村级林长制责任区,全面巡查乱砍滥伐、野外用火、森林病虫害监测、违规使用林地等各类行为,形成自下而上的森林资源治理“最小单元”作战体系。

有了林长,有了工作室,村里涉及林业的方方面面都成为村委会会议上讨论安排的问题。大里村由此还摸索出了“大里村村级林长制1344工作模式”,即“1个村级林长工作室”带领“3支队伍”,推行“4个1工作方法”,做实“四绿”文章。

其中,“3支队伍”分别为党员志愿巡护队、群众志愿宣传队、林业产业服务队。他们采取问、巡、宣、查、帮、督“六管齐下”的工作措施,严格开展森林资源管护等工作。

“我们的林地虽然多,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林木种植技术及政策。现在有了林业生产服务队定期到造林户、种植户、加工户中传授林业生产要领,面对面讲解发展林业产业的机遇和前景,让群众对各项产业政策和技术规程心中有数。”周相明说。

有了“4个1工作方法”,大里村实现了“一村一规划”“一村一台账”“一村一项目库”“一村一经营主体”。村里林业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及进度安排有了中、长期规划;林业相关问题有了统一台账对照落实整改;围绕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产业发展、乡村绿化美化等,组建起村级项目库;村里还成立了林业产业公司,形成以村集体为经营主体,统筹辖区林业资源发展和转化,促进林业资源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大里村的变化,雨城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感受最深刻。

“林长制让大里村‘两委’更加重视林业发展,给村民宣传了更多有利于林业发展的科学理念。有了‘指挥棒’,林业部门的各项政策落地更实了,也更快了。”雨城区林业局工作人员周平说。

三长“同台”合力护林

翻开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村级林长巡林记录表,上面详细记录了巡林的日期、时段、天气、责任区域、巡林地点、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等内容。

烟溪口村是大溪乡万亩黄柏立体现代产业园区核心区。目前,大溪乡黄柏种植规模达3万亩,总价值约6亿元,由此带动600余户村民实现可持续增收。

“今年黄柏价格不错,大家干得正起劲。”顺着烟溪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先明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少村民正忙着剥黄柏皮。“这段时间正值黄柏收割期,在林地里面干活的人多,我们每天都要去提醒他们注意森林防灭火,不要在林子里做饭。”陈先明说。

“作为林长,有没有担心过管不住村民,出现村民故意违规用火的情况呢?”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陈先明摇摇头说:“大家的意识都提高了,不会故意这样做。再说,真要遇到破坏林地的行为,我们还有警长呢!”

原来,宝兴县在推行林长制过程中,将林长制工作与正火热进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相结合,全县推行林长制“林长+园长+警长”工作模式。其中,集体林区域“林长+园长+警长”由乡级林长、大熊猫国家公园林区园长、林区警长(当地派出所所长)构成;国有林区域“林长+园长+警长”由国有林经营单位林长、大熊猫国家公园林区园长、林区警长(当地派出所所长)构成。

依托“林长+园长+警长”工作机制,宝兴县在全国率先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法治服务中心,建成“一站式”“集成式”法务区和东河、西河、灵关片区“三大法务中心”,切实解决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难题。

“森林安全了,我们才更有心思去好好经营森林。”陈先明说,烟溪口村的黄柏已具规模,去年更是帮助村里实现人均收入3万余元。目前村里正在探索林下种植养殖技术,相信这片林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群众保护森林的意识逐渐增强,宝兴县林业案件发生量呈现下降趋势。据统计,2022年1月至今,宝兴县立案林草行政案件仅26起。“林长+园长+警长”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宝兴县建立起了信息共享、行刑衔接、联合执法等协作机制,通过加强联动配合,构建起“责任明晰、协同高效、打防结合、治理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新格局。

山林常绿发展常新

“老张,准备去林地哇?不要带火进去哦!”

“晓得,晓得。”

两句招呼声,打破了山林间的宁静。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村委会副主任胡太彬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林工作。

“森林防灭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禁止乱砍滥伐……要讲的东西多着嘞。”一边走,胡太彬一边说,“这林子里面有竹笋,有三七,有重楼,还有人在里面养蜜蜂,我们都靠着这片森林养活,可不能被破坏了。”

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高达80%的森林覆盖率让其成为众多动植物栖息的乐园。由于紧挨着龙苍沟景区,气候宜人的发展村成为外地游客喜爱的避暑地之一。

游客看重的,正是发展村的绿水青山,发展村由此走上了林旅融合的道路。

“其实以前我们村靠的是煤矿和木头,2009年停止森林采伐,2012年关闭煤矿,我们全村人都失业了。”胡太彬说。

村子不能这样没落下去。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到龙苍沟旅游的游客想在发展村里住宿,村里随即鼓励大家改造自己的房间来开旅馆。渐渐地,发展村又恢复了活力。

在胡太彬看来,发展村村民和森林之间的故事是一个保护森林得到实惠、实惠促进继续保护森林、获得更大发展的故事。

“客人喜欢鸟叫,觉得亲近自然,大家慢慢就不再打鸟,甚至在家门前种树,吸引鸟来。谁家鸟多,谁家游客也就多。”胡太彬举例说。

每到夏季,发展村里总能看见惬意避暑的游客。2022年,民宿为发展村带来了1800多万元的纯收入,今年在暑假来临前,发展村的民宿已经有大半被游客预订。

“氧吧驿站”是发展村最早的旅馆之一。去年刚翻新过的“氧吧驿站”已经从乡村小旅馆变成了时下最受游客青睐的民宿。“客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我们也在游客建议下不断升级改造,现在我们村里已经从最开始的8家旅馆变成了64家民宿。”胡太彬说。

旅游一业兴带动村里百业兴。游客们来到发展村,村里的土特产、野生蔬菜、蜂蜜等原生态产品销路走俏。发展村瞄准机遇,以当地资源参与入股分红的方式与旅游公司开展合作,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发展村还动员群众发展林间种植,通过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效益。

“过去老话说靠山吃山,我们现在也是在靠山吃山。但是,我们不再无止境、无序地向森林索取。”巡林路上,胡太彬又和偶遇的村民讲起“发展经”。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鲁妮娜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