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洪、杨宏宇父子在巡山
汉源县皇木国有林场团宝山管护站,管辖森林7万亩。
(资料图)
为了守护这里的绿水青山,几代林业人薪火相传,在远离人烟的大山深处,与青山绿树为伴,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忍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孤寂。
一代人做一件事是坚持,三代人做一件事是信仰。
在汉源县皇木国有林场团宝山管护站护林队伍中,有这样一家三代人,他们怀着对绿水青山深沉的爱,一棒接一棒地守护着这里的万顷林海。
其父
巡山30年从不言苦累
4月1日下午,记者连线杨建洪时,他正在从海子坪返回团宝山管护站的路上,电话那头的他喘着大气。说起深山护林的话题,杨建洪直言:“我就是喜欢林业工作,看到小树长成了大树,看到一片片林海安然无恙,很有成就感,总觉得任何苦累都值得。”
杨建洪,50岁,他接过护林员父亲杨汝君手中的接力棒,已经有30年了。
1960年,杨建洪的父亲杨汝君参加工作后一直坚守在林业一线,其中有17年在团宝山管护站。不管春夏秋冬,杨汝君都坚持每天出门巡护,宣传护林防火、阻止乱砍滥伐以及保护野生动物,其余时间均在卡点上值守。
“我小时候,就多次同父亲一起在山上巡查,看到有人进山,立即上前劝阻……”杨建洪说,他从开始时的只图好玩,到后来的喜欢、热爱与坚守,正是受父亲的感染。看到父亲保护着种下的树茁壮成长,就想同他一样,为树守护。
1994年,杨汝君退休,20岁出头的杨建洪接过父亲手中的打火棍、镰刀和森林消防服正式加入团宝山护林队。
“10多年前,山上条件确实很苦!”皇木国有林场团宝山管护站辖区有7万多亩山林,平均海拔3000米,从11月到次年4月都有积雪,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余度,晚上盖两床被子也冷;因冰凌严重,每年至少有2个月时间水被冻断,生活用水要到几百米开外的地方背水;管护站用的是矿山上的电源,冬季来到,矿山就断电,管护站一停电,电话没信号,与外界联系要走很远的地方寻找信号;大雪封山,送食物的车即便挂链条,上山也很困难,有一次车打滑,险些翻下悬崖,有时几天吃不上蔬菜;有时巡山路上还会遇到塌方,距离他们最近的一次塌方只有三四米,塌方的响声,脚都吓软了。
不过,在他们看来,无论环境如何艰苦,工作总是排在首位。现在好了,水电全通了,道路比过去好多了……回忆一路走过的艰苦,杨建洪感慨万千。
其子
巡山2年只爱这工作
“我也是受父亲感染爱上林业的。”杨建洪的儿子杨宏宇接受采访时说,作为护林人家,他从小就听爷爷和父亲说经常在路上遇见野生动物的事,真想同他们一起巡山,在他接近10岁时,同父亲一起到管护站一起巡山,感受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美丽。后来他又多次到团宝山管护站,跟随父亲一起巡山。从小就在他心中埋下“长大后也要守山护林”的种子。
2020年,杨宏宇如愿加入团宝山管护站护林队,成为杨家第三代护林人,开启了每天早出晚归、巡山护林,与山林相依相伴的历程。
杨宏宇说,每年进入3月后,气温逐渐转暖,森林防火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汉源县皇木国有林场团宝山管护站,他们已经踏上巡山之路。因积雪慢慢化了,巡山道路坡度大,让本就又陡又滑的道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行,脚上的鞋子走不了多远就会被雪水浸湿,杨建洪和杨宏宇父子每天都会走上十多公里。虽然巡山内容一直没有改变,但与往年艰苦的条件相比,如今已经好太多。
“父亲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杨宏宇直言,起初他的爱人有意见,原因是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每次只能在家住两三天,难以照顾家庭和孩子,爱人希望他另外找份工作,但杨宏宇没有同意,表示只爱林业工作,不仅自己要坚守,还希望女儿长大后也能接他守护林子的接力棒,在团宝山上看守林子。
对于儿子的选择,杨建洪表示支持,称要后继有人。
“小时候经常埋怨父亲不回家,当自己也从事了这份工作之后,才明白了父亲当年的不易。”杨宏宇说。目前,已经进入防火期,林区输电线路较多,我们除了加强林区的巡护外,还要对各个输电线路进行检查,同时要保护好野生动物。团宝山管护站辖区山高面积宽,拥有7万多亩山林,平均海拔3000米,正是一代又一代护林人的共同努力,才换来皇木国有林场万顷林海、青山叠翠。
三言两语
热爱与坚守的力量
三代人,一件事,一方守护。
单调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寂寞的生活……正是许许多多像杨家三代人这样,在远离人烟的大山里默默守护,辛勤付出,用心血和汗水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信念和行动诠释着一名林业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持续演绎着绿水青山守护者的平凡故事。
林有多深,情就有多深。如今的皇木林场已是万顷林海、青山叠翠,真正做到了青山常绿。一代代护林员辛勤付出,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这或许就是热爱与坚守的力量。
张玉梅本报记者彭加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