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原创
作者 | 刘元
【资料图】
编辑 | 铎子
“一点情绪都没有,比孙燕姿差远了!”
当那些最最忠实的歌迷们,还在绞尽脑汁为吐槽AI孙燕姿寻找角度的时候,歌手孙燕姿本人选择了“举手投降”。
5月22日晚,她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称,已经接受了自己是一名冷门歌手,“而我的AI角色成为了目前顶流”的事实,粉丝们找到的那些所谓“没有情绪,没有音调和呼吸”的槽点,在她看来“只是一个非常短期内的回应”,AI对于人类的超越“已指日可待”。
关于版权之类,孙燕姿只字未提,只是略显沉重的补充说,不止是唱歌,法律、医学、会计等创造了千万岗位的工作,都在受到AI的“威胁”,对此,她也只能像是坐在电影院最好位置吃着爆米花的人一样,当一个看客。
顶流歌手AI孙燕姿
AI孙燕姿的爆火,始于今年4月。
B站博主“陈墨瞳1995”、“罗斯特_x”等人先后上传了包括《爱在西元前》《发如雪》《我记得》等多首经典曲目的AI孙燕姿翻唱版,极其逼真的音色,短时间内获得了网友的疯狂转发。
AI孙燕姿在B站已有上千首作品
随后在流量的加持下,众多博主纷纷参与进来,生成了大量AI孙燕姿的翻唱歌曲,短时间内席卷了各大视频平台。被“她”翻唱的,不但有周杰伦、陈奕迅、林俊杰、张国荣等与孙燕姿曲风相近的歌手,甚至还有伍佰、赵雷、二手玫瑰等反差极大的歌手。
AI强大的创造力,让孙燕姿本人也惊叹不已,直言面对这样一个“一分钟推出一张专辑的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争的了。
据早期参与生成AI孙燕姿翻唱歌曲的博主“君主小亦”透露,打造AI孙燕姿并不难,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利用开源AI模型的技术支持,付出一定时间和设备成本,即使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外行也可以做到。
而之所以爆火全网的是AI孙燕姿而不是AI别人,完全是机缘巧合。在使用AI音色替换技术(Sovits4.0)的时候,需要提取歌手的“干声音素材”,这一过程相当耗时。而恰好孙燕姿的“干声音素材”已经有人提取过了,在网上可以找到,拿来就用非常方便。“君主小亦”也曾按网友要求训练AI那英来演唱刀郎(两者曾有冲突)的歌曲,但因为素材限制,效果差了不少。
AI孙燕姿满足了网友的无限想象
尽管孙燕姿本人没有什么意见,业界却对AI孙燕姿的到来极为紧张。
4月以来,环球音乐就一直在向各网站发送请求,要求他们删除由AI生成的歌曲,理由是“平台有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责任,来防止以伤害艺术家的方式使用其服务。”公开资料显示,在国外,有用户利用AI蕾哈娜翻唱了碧昂斯的《Cuff It》,已经被歌曲版权方环球音乐提起了上诉。
AI孙燕姿的爆火,也让AI工具so-vits-svc模型的运营方感受到了侵权压力,从5月9日起其已停止更新,并发布声明“不知道也无法知道用户使用该项目的目的是什么,所有基于该项目训练的AI模型和合成音频与项目贡献者无关,由此产生的一切问题由用户自行承担”。
真假难辨直播数字人
其实要说起来,借助明星流量爆火的AI孙燕姿,相比AI数字人来说,还只能算是小儿科。
早在2021年万圣节,虚拟人@柳夜熙就曾以一条“捉鬼”视频涨粉130 万冲上热搜,数字人技术随之破圈,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但是这一阶段的数字人,样貌与真人还有着明显的差别,能一眼看出假来。
越来越真的数字人
到了2022年,随着AIGC技术的突破,新一代的数字人不但能够呈现出高保真的“人类”外形,还能做出各种流畅的肢体动作,并且制作成本极低。
以今年3月腾讯发布的AI智能创作助手“腾讯智影”为例,创作者通过上传少量图片、视频和音频素材,就能得到自己的数字人分身和定制音色,进而快速生成自己的数字人播报视频,一分钟只要8块钱。
对于成本控制极为敏感的中小商家,已经开始在直播间大量使用数字人主播了。
这些数字人主播长得和真人几乎一模一样,口型也和声音能够对得上,如果不仔细看,很难辨出主播是不是数字人。以至于会有观众在多次提问被主播无视后,忍不住问上一句:主播是AI吗?
相比真人主播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工资,“AI数字人主播”的优势非常明显。据花朵财经了解,如果不需要定制主播形象,包年大都只需几千元,如果定制每年也只要额外增加万把块,就可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带货,不吃不睡,更不用拿提成。
AI主播与真人同场PK
考虑到直播带货的转化问题,目前商家和企业的直播,大多采用的是真人和数字人搭配的模式。流量好的黄金时间段,由真人负责出镜,等到真人主播下播,数字人主播就开始上场,用来填补时间空档,抢占过往难以覆盖到的用户。
面对汹涌而来的AI浪潮,平台方态度积极。继某音5月9日发布的“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对虚拟人直播、AI辅助生成内容等做出规范后,5月23日,淘宝天猫也宣布发起“AI生态伙伴计划”,开放7大商家经营场景,带头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淘天集团CEO戴珊更是直言,未来AI相关的消费应用将遍地开花,AI对消费习惯产生的变化“不可抗拒、不可逆转”。
被骗430万和蒙圈的科大讯飞
以假乱真的AI,还让一伙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大喜过望”。
4月20日,福州某公司法人郭先生,突然接到好友的微信视频通话,两人在经过短暂聊天后,好友告诉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要用对公账户过账,想借用郭先生的公司账户走一下账。
AI的各种奇怪应用
随后在视频中,好友向郭先生要了银行卡号,声称已把钱打到郭先生的账户上,还把银行转账底单的截图通过微信发给了郭先生。
都在视频聊天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郭先生收到截图,没有核实钱是否到账就分两笔把430万元,给对方打了过去。钱款转账后,郭先生给好友微信发了一条消息,称事情已经办妥。但令他意外的是,好友回过来的竟是一个“?”。
拨打过去,对方说没有这回事,他才意识到竟然遇上了“高端”骗局,对方通过AI换脸技术,佯装好友对他实施了“精准”诈骗。
如果不是成功追赃的包头警方,将这件事作为案例在官方账号发出,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在以往的电信诈骗中,只要和家人朋友进行语音和视频联系,大部分骗局都会不攻自破,但现在语音和视频也不可信了,而且还将越来越不可信。AI改变诈骗,已经成了无可争议的事实。
会被AI蒙骗的,还不止是普通人。
就在花朵财经发稿前,喊出要在年内让“讯飞星火”超过“Chatgpt”的科大讯飞,因为一则“涉嫌大量采集用户隐私数据,并将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的消息,股票盘中大跌9个点。结果在收盘后,媒体调查发现,该消息竟然是由某生成式AI撰写的。
图源:文心一言
同样的问题,花朵财经向文心一言提出后,得到了另一篇讲得有鼻子有眼的,“科大讯飞被曝涉嫌在其合作伙伴华为的智能音箱上安装恶意软件,旨在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的文章。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同样投入巨资搞AI大模型的360创始人周鸿祎,早就一针见血的指出过它的弊端。现在看来,AI的这一特性,还将让它成为谣言和假新闻的温床。
人工智能,究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还是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今还不得而知。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