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表决通过,重在共享的包容性城市更令人期待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同济大学潘海啸教授受邀介绍研究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设计多年来的发现、体会与建议。

无障碍环境建设


(资料图片)

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上观新闻:近年来,随着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日趋规范、愈发注重细节打磨,特奥会、冬残奥会等一系列赛事的举办对城市无障碍环境打造的宣介有所推动,很多市民对于“无障碍设施”已不陌生,但也很想了解:身边的“无障碍设施”已经足够好了吗,离理想状态有多远?如果自己在生活和通勤中遇到了不甚合理的“无障碍设施”,该如何建言献策、推动改进?

潘海啸:你提到的这些问题非常典型,也是我生活中经常会被问及的。尤其是后一个问题,说明大家多多少少在生活中遇到了设计上不够合理、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想用用不上、用上了不好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希望它们能得到改进和完善,给更多人带去助益。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我认为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现状、社会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深层需求发生变化不无关系。

无障碍设施建设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出于对一战产生的为数众多的残疾人的关注,开始出现了专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

1961年,美国颁布了国际上第一部无障碍设计规范。半个多世纪后,西方发达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逐渐成熟。

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立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颁布了多部无障碍设计规范,并且有12个无障碍设施示范城市的建设已初具规模。

但严格来说,人类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知识和经验不是一步到位的,有一个逐步积累经验、认识和建设方法逐渐成熟的过程。这个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在“初始阶段”,无障碍设施是独立建设的,服务对象仅仅针对残疾人,为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需求的人士创造了容易接近和独立生活的物质环境。

这个阶段有个问题,就是纯粹的无障碍设施工程设计将服务对象狭隘化了,并且会有意无意地避免残障人士的路权、使用权与所谓“正常人”的出行、使用产生冲突,无形中反而使前者被隔离成了“孤岛”。等意识到了狭隘分离的问题以后,无障碍环境建设就进入了“发展阶段”。

在“发展阶段”,无障碍环境的设计师开始注意扩大、兼顾相关设施的服务对象,也拓展了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服务内容。

除残障人士外,老人、孩子、孕妇、病人、外国人也渐渐加入到了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者行列中来。因为给更多人带去了切实可感的便利和福利,如何打造一个可以为全龄段人群服务的无障碍环境,成为无障碍环境建设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上海地铁今年内将在全网各站配置“无障碍渡板”,辅助使用轮椅及推婴儿车的乘客上下列车。

“无障碍”的下一步:

鼓励多元人群参与城市生活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解放周一”专刊开设了向市民征集意见建议的“瞄一流·献一计·见微知著看上海”栏目。来信中有不少建议就是关于无障碍设施的。有的反映了推婴儿车出行时遇到的困难,有的描述了生病不适、体力不支时,对无障碍设施的助益和缺憾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潘海啸: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残障人口数量大。如此庞大的人群需要我们的社会更包容地发展,提供更无障碍的环境和更友善的关怀。

更何况,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总有一定时期、一定场景下可能遇到与残障人士类似的障碍。自始至终不生病、不遇到点出行困难的“正常人”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因此,从长远来看,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消除的不仅仅是残障人士参与社会生活的障碍,更是要为社会所有成员创造一个在人生不同阶段都能自由活动、自由交流的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

上观新闻: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下一步努力方向,是鼓励自由活动和自由交流,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服务。

潘海啸:是的。我们可以称这个阶段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包容性设计阶段”。在该阶段,无障碍设施的服务对象可以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

特殊需求人士与普通人一样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所有的社会成员都享有一样的权利。无障碍环境建设就是为了让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公平、自尊、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都能公平使用无障碍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简而言之,包容性的本质就是可共享、可参与。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可以供尽可能多元的人群共享、参与的公共空间,是促使城市更具活力、生活品质更高的基础。

上观新闻:前不久,您带领学生就同济大学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展开了调研。你们在调研工作中有何发现?

潘海啸:相较于整个城市,大学校园偏安一隅、空间有限,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学校园涉及的人群多元,是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既可以为值得努力的“包容性社会”提供雏形,也足以投射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可着力改进之处。

基于我们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包容性城市”的理解,经过前期调研,我们最终将研究对象划定为同济大学各校区的全部管理范围、附属于学校的校医院和学校周边可到达的道路、公共交通站点等交通空间。

我们真的是调研了才知道,平日里看似“没什么障碍”的校园环境在特定情况下障碍多多。

且不说教师、工作人员中不乏高龄长者、孕妇等行动不便、需要额外照顾的人群,校园内因日常起居、体育活动等偶然受伤的学生大有人在。轻的软组织挫伤,重一点的骨折,或者发生其他意外情况,需要拄拐杖、坐轮椅等活动不便的情况在所难免。

我们在采访中接触到好几位因为各种原因成为无障碍设施使用者的学生。有一位工科学生平日里有大量工作需要在实验室完成,因为坐着轮椅够不到工作台、无法操作实验器具,数月学业大受影响。

一位学生有段时间腿受伤了、无法下蹲,上厕所必须求助于配置了无障碍设施的卫生间。有一次,为了使用一处无障碍卫生间,他一路上辗转、腾挪,花了40分钟之久。

还有大量的访谈显示,校园中不少建筑入口都“标配”了台阶、没有坡道,结果就给拐杖、轮椅使用者、腿脚不便者带来巨大的通行障碍。

凡此种种,让我们感受到,校园内的无障碍设施至少可以包括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三类。除了广大市民多少已经有所了解的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楼梯、无障碍水平通道、无障碍卫生间,校园内包括灯具、垃圾桶、插座、充电设施等在内的校园家具,校园交通环境、生活环境、就医环境、学习环境及校园内外指引与导航系统中,存在大量需要进行无障碍优化的细节或节点。

为方便儿童、乘坐轮椅者等身体活动尺度、范围受限的人群使用,校医院、图书馆、餐厅、实验室等有必要设置低位窗口、低位桌椅等低位设施,部分设施有必要降低高度。

在运动场地、运动器械集中使用的场地,有必要更多使用塑胶、木屑、海绵等材料,减小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冲撞的强度,防止受伤。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如今的大学校园早已不是也不应只是一个教授知识、培养人才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崇尚并鼓励知识共享、社会参与的场所。

作为一个城市知识的发源地、新理念的先行者,包容性发展、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不妨率先从校园改造着手。让大学校园成为“包容开放、关怀优先”“通用设计、主动预防”“因地制宜、成本可控”等设计原则的践行者,帮助包容性理念从书本上传导到社会中。

去年3月,恒丰路桥完成了两部垂直电梯的安装,是上海市既有桥梁加装电梯的首例。

突破“独立零件工程”的局限

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

上观新闻:您和学生基于调研拟写了一份“校园环境无障碍设计导则”,把同济大学校园内可以改进的方方面面基本上都考虑到了。但我们也看到,这份导则挺厚、有100多页,涉及的细节非常多。面对更广阔的城市公共空间,改进应该从何处入手呢?

潘海啸:面对整个城市方方面面较大的改进空间,我觉得,有三点十分重要。

第一,多向市民介绍贯彻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城市实践案例。

包容性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延续了现有的对身心残障人士出行需求的关注,也进一步将这种关怀扩大到社会所有群体,涵盖出行过程的方方面面。让更多市民认识到上述理念的先进性和必要性,发自内心认同、切实感受到相关举措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是鼓励大家发现问题的基础。

第二,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议征集常态化,在城市建设和更新改造中鼓励公众参与。

比如,建设面向全社会的意见建议收集平台,为无障碍设施、环境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发现痛点和梗阻点的市民提供反映问题、贡献建议的机会;鼓励公共交通系统、公共空间建成环境的管理方积极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反馈,提升改进管理和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第三,挑选重点区域、问题比较集中的区域先行突破。

比如,除了校园,街道和路面、公共交通系统、医院周边都属于无障碍设施改进需求比较集中的区域,值得加强研究、优先改进。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附近有一处天桥加装电梯后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给路经此地求医问药的市民带去方便。健康的人或难体会,衰老体弱者过个马路、爬个楼梯都异常辛苦,但凡有了可以借力的工具,可以给他们带去极大的宽慰和安全感。

当然,我们在校园中的改进建议有因地制宜的特点,对于城市里更广阔的建成环境而言,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注意避免可能存在的“独立零件工程”问题,尽可能用一种系统性整合的眼光来看待局部问题的解决。

上观新闻:如何理解您所说的“独立零件工程”问题?

潘海啸:如果觉得一处坡道有不足,我们不要急于按照标准化的技术要求去改造,要站在整个空间及其使用者的需求的角度,分析坡道现状背后真正的矛盾点,理顺这个坡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这个坡道只看成一个独立的零件,而是要把市民在这个空间中的活动及其轨迹一并考虑。

要使一个独立零件符合设计规范不难,难的是让这个细部真正可用、好用、用充分,不带来潜在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环境建设工作者、设计师要做市民出行生活的有心人,为市民更便利、更可参与的公共生活创造条件。

在进行城市新区建设与更新改造中,城市空间规划设计部门则应尽可能遵循紧凑集约的原则,从残障人士和潜在的出行困难者、市民参与城市生活的方便性入手,开展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携手配合,很难毕其功于一役。但站在发展的眼光上来看,只要我们的建设者、规划者、管理者始终把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与便利放在心上,持续改进,那么,市民生活品质的持续提高就有了基础。

毕竟,走出家门不只是残疾朋友的向往,也是所有人认识世界、贡献社会、实现自我、实践生命意义的基础。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柳森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