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

资讯丨时隔50年,这首古曲再现!


(资料图)

琴声清亮,鼓点铿锵,一段欢快的开场打击乐,悠扬的合奏声古朴酣畅,悦耳清心……近日,2023新昌“村CA”全面开启,在新昌县澄潭街道赛区,新昌十番演奏队奏响了五十多年不曾上演的古曲《绣球》,并获得了复赛音乐类别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

《绣球》又称《锦绣球》,由引子(寄生草)、四吉祥等曲牌组成,中、高、低声部层次分明,打击乐和管弦的有机融合,是一支难得的浙东民间吹打乐合奏曲。《绣球》又分为《文绣球》和《武绣球》,旋律基本相同,使用场合和乐器配伍各有不同。据己故艺人潘永泉口述:《文绣球》以笛、箫、管、笙、琵琶、三弦、二胡、扬琴及五小罗、三大罗、三鼓,钹、小罗等多件民族乐器组成,多在室内演奏。《武绣球》以大小唢呐为主,加用大钹、小钹、大小堂鼓,也可适当配合管弦乐器,适合室外行进时演奏。该曲在新昌、嵊州一带曾流行两百多年,在传统庙会、民俗节日、喜庆盛会时演奏,具有鲜明的浙东地区特色,蕴含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新昌十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石菊林老先生谈起与《绣球》的不解之缘。1978年10月,他有幸参加由新昌县文化馆组织举办的为抢救民间音乐(十番和绣球)的训练班,聆听到了来自镜岭镇陈邦成师傅演奏的《绣球》,那动听的旋律深刻且永远印在了他心里。然而,培训结束不到一星期,陈老师就过世了,此后身边再无人演奏,《绣球》就这样成为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一隅。

五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惦念一直停留在石菊林的心中。2016年,新昌十番成功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新昌十番表演队平均年龄高达71岁,十分团结,他便萌生了恢复《绣球》的想法。近年来,他和队友们不断走访在世的老艺人,研究其中一位老艺人黄焕堂保存至今的演奏影像资料,又收存了多首《绣球》曲谱,并用电子打谱稿软件制成新的曲谱。他还在网上查找绣球用的特殊打击乐器,基本形成一支能演奏绣球的队伍。

此次新昌县全县全民文化大比拼活动又一次激发了石菊林抢救《绣球》的信心,他立即号召队员们,开始了继续抢救《绣球》的行动。团队以澄潭街道下衣村村民为骨干,先培训一个打击乐队,每周训练两到三次。十番团队怀着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借用原十番活动平台,经过多次集训,终于成功将其搬上舞台,古曲《绣球》时隔五十多年后得以重现。

近年来,新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十分重视传统音乐类失传非遗项目的发掘和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新昌十番、西坑吹鼓亭、甘棠元宵乐均经多年努力已经恢复或正在恢复中。历史文化的传承,归根结底是人们内心的认同和自信,它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担当。新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履行非遗保护职能,促进非遗传承赓续,在当下绽放璀璨光华。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