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在我国执法司法机关中,作为法律监督部门的检察机关,是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过程的机关,保护未成年人,检察机关一直在行动。
名山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围绕“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目标,重拳出击,推出“蓝精灵”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品牌,构建“蓝精灵1+1+1>3”保护体系,通过整合四大检察力量,促进司法行政无缝衔接,形成全社会保护合力,切实增强对未成年人的综合司法保护效果。
(资料图)
成立“蓝精灵”办案团队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质效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2022年6月,名山区检察院成立专门的“蓝精灵”办案团队。
“蓝精灵”的“蓝”指检察机关,“精”指精心守护,“灵”指未成年人,“蓝精灵”寓意名山检察机关精心守护未成年人。
办案团队工作任务包括涉未刑事案件办理、涉未刑事执行检察保护、涉未民事行政检察保护、涉未公益诉讼检察保护和涉未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有效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力量,实现未成年人全面司法综合保护。
专业人做专业事。该团队由副检察长和专职检委会委员担任负责人,政治部主任、未成年人检察部人员、第一二三检察部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共同开展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工作。
构建综合保护新机制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与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差别,在于其更关注行为人未来的健康成长。
“我真的恨某某,想要结束生命。”在一起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中,被害人是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案发两年后,母亲才从被害人写在日历背后的文字中发现情况并报警。
获得此线索后,检察机关立即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搜查取证。为避免对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检察机关联合公安开展一站式询问、身体检查,并针对被害人因被侵害产生的心理问题,专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通过亲职教育,向其母亲宣讲教育监护方面的知识,持续关注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最终,该名未成年人回归正常生活。
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是加强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建设、提升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护质效的重要举措。
2022年7月,由名山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名山区检察院制定出台《“蓝精灵”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未成年人涉罪错内容、程度和综合保护类型,从横向上将干预对象分为涉罪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习惯未成年人、一般不良习惯未成年人、社会综合治理类保护四类。为突出重点、精准干预,从纵向上建立“中心——成员单位——工作站”三个级别。
同时,在充分发挥检察工作职能的同时,引入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教育局、区关工委、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团区委、区妇联等司法、行政和社会支持体系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建立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家庭教育、保护处分等有机衔接的分级干预制度,从开展法治教育、心理健康辅导、运动训练、作业治疗、公益活动参与等方面,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目前,受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共同处置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案件6件,干预涉罪未成年人13人,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11人(含涉罪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为未成年人7人(含涉罪未成年人),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2人,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4份。
孩子们在名山区检察院打造的“名山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接受法治教育
打造立体普法新体系
“与校外人员拉帮结派参与打架斗殴,可能涉及犯罪和刑事处罚,大家一定要提升法律意识……”今年3月,名山区检察院“蓝精灵”法治宣讲团走进雅安北附实验学校,与该校200余名师生一起开展以反校园霸凌为主题的“法治进校园,与法同行”宣讲活动。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对如何预防校园霸凌有了新认识,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将远离社会人员,不参加打架斗殴,不当残忍的施暴者、冷酷的观望者、沉默的被害者。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加强法治教育是关键。2022年7月,名山区检察院组建“蓝精灵”法治宣讲团,以“点圈面”结合模式,着力打造立体多元化的法治宣讲体系。
公检法联动,让模拟法庭走进校园。携手名山区人民法院、名山区公安分局举办禁毒模拟法庭,走进名山区车岭镇初级中学。学校约500余名师生进行现场观摩。
跨区域联合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分别会同市人民检察院、汉源县人民检察院、石棉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团市委、老师、学生等各界人士走进检察院,主动接受监督。
开展系列宣讲活动,让法律知识全覆盖。以“反对校园欺凌”“毒品预防教育”“感化不良少年”为主题,推出一系列短视频,向青少年讲解校园欺凌、暴力、毒品犯罪的相关知识。
推出宣讲品牌,提升检察机关名誉度和影响力。开展以“分清角色,拒绝出演校园暴力片”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提高未成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防范意识,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名山区检察院通过打造立体多元化的普法体系,形成“检校区家”四位一体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宣讲新模式,共开展法治宣传30余(次),受众达2万余人,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同时,根据真实案例拍摄的禁毒微电影《毒瘾少年》和法治微电影《树》,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吴玉梅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晓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