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郑望春在古路村传达全国两会精神
3月22日清晨,海拔1400米的悬崖上,山风吹散云雾。顶着劲风,全国人大代表、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拿着文件包,一路疾步向村里的民族文化广场走去。当天是他回村的第七天,村组干部和群众早早就在广场上等着,想再听听他带来的两会“好声音”。
“看到没,这就是曾经这里的景象,骡马道都是后面才修建的,基础设施相当落后,除了周围的高山没变,跟现在的样子一点也联系不起来。”拿出早已打印好的照片,郑望春说道。为了让宣讲更接地气、深入人心,他不仅整理好宣讲内容,更带来了许多老照片,以此激发群众的感恩之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记得这里,以前住的木头房子破破烂烂,哪里像现在这样亮亮堂堂。”“我们现在坐的位置就是照片上的地方,曾经就是一块烂泥地,基础设施建设为零。”“所以我们要感谢党和政府,不然哪有现在的好生活!”……广场上,群众坐在小板凳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还原了一场“板凳课堂”。
山风劲吹,广场上的群众热情不减。郑望春紧紧围绕全国两会精神,细谈古路村在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从无到有的巨变,并向村民讲述古路村下一步发展规划,给予村民憧憬和信心。
“接下来怎么干?”“村里的产业怎么搞?”“旅游产业如何加快?”村民急切地问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生产和推动乡村振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抓好油料生产,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国家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郑望春向大家宣讲说,“这样的好政策就是在告诉大家,未来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那我们现在把土地拿来发展特色产业套种,可以吗?”村民童仁芬问。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就是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特别要处理好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问题。我们村现在就试种了40亩林下种植黄精,等到明年试收效益不错后,就会全村推广,到时候大家要跟进步伐,抱团发展才能实现‘1+1>2’。”郑望春答。
接下来,古路村将争创3A级旅游景区,并在抓好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同时,做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计划通过成立旅游公司、专业合作社、民宿联盟等,把旅游这个“蛋糕”越做越大。
宣讲完后,郑望春来到致富带头人申绍华开办的民宿里,准备将全国两会精神带进群众家。“就晓得你正在忙着接待游客,我来就是想告诉你,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你一定要稳稳端牢旅游‘这碗饭’。”听了郑望春的话,申绍华忙拉着他前去看看提档升级后的民宿。“今年我把厕所翻新了,吃饭的地方也拓宽了,还专门购置了纯白色的床单和电热毯,下一步还计划将院子归置出来,郑书记你放心,今后的生活我们有信心!”
“你这个想法很对,原始风貌要保护好,原汁原味才是古路村的特色。”郑望春说。
古路村原名“咕噜村”,是一座彝族村庄,曾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四川最美古村落”。美丽的风景与美好不相匹配,曾经的古路村是全市贫困村中难啃的“硬骨头”。2012年,郑望春在村上任职以来,始终热情为群众搞服务、尽心为村里谋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将自治、法治、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推进了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农村发展的画卷越来越美,乡村振兴的步子也将越走越扎实。”为了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郑望春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就当地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继续加大对边远县、区等中高山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脱贫地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切实完善好基础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就业、创业致富渠道,增强脱贫群众收入稳定。”
郑望春表示,现在他的任务更加明确,就是要切实发挥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收集好民情民意,把党和国家的重大事项宣传贯彻到基层一线。
本报记者吴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