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妮(右)在“9·5”泸定地震后入户摸排
“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大家要在保质保量保安全的前提下,铆起干哦!”石棉县回隆镇回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丹妮在“9·5”泸定地震受灾村民陆巫呷么家中,查看房屋重建情况。逐户走访重建户后,王丹妮又马不停蹄前往村委会,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事宜。
(资料图片)
检查道路交通安全、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调解矛盾纠纷……王丹妮的笔记本总是密密麻麻地写着待办事项。近年来,在王丹妮的带领下,回隆村干部队伍越来越强、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群众生活越来越甜。
当好队伍“当家人”
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王丹妮以前在石棉县城开餐馆,一年能挣二十来万元,对于回村发展的选择,她解释道:“开馆子虽然挣票子,但不如为家乡发展出力让我感到充实。”
2015年,王丹妮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以优秀农民工身份投身家乡建设,先后任原凉桥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2019年村级建制调整后,原凉桥村与回隆村合并,王丹妮在大伙的支持下,当选为回隆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面对互不熟悉的新老“两委”成员,王丹妮经常与村组干部谈心谈话,通过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短时间内,干部迅速度过“磨合期”。除了当好干部之间的“润滑剂”,王丹妮还勇当“排头兵”,面对抗震救灾、防汛减灾、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她总是带领党员干部冲在前、挑重担……回隆村“两委”干部渐渐拧成了一股绳,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9·5’泸定地震的时候,她第一时间组织干部查看灾情、转移群众,乡亲们都很感动,有的还主动跟我们一起抗震救灾。去年我们村党总支被评为‘市级(4A)先进村党组织’。”回隆村党总支副书记钟古明感慨。
当好发展“领头人”
带动集体增收致富
“竹马工业园区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要是能搭上这趟‘快车’,我们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肯定还能再涨涨。”王丹妮看准回隆村毗邻工业园区的优势,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征求意见、分析优势,确立了“背靠园区、服务园区、抱团发展”的思路。
在得知竹马、小水、甘洛三个邻近工业园区需要大量编织口袋,但是境内缺少生产编织口袋企业的消息后,王丹妮立即联系晏如、竹马2个兄弟村,整合中省财政扶持资金300万元,利用回隆村境内原矿场闲置厂房,建成隆创塑业包装制品生产厂,每年为3个村集体增收36万元。尝到甜头后,回隆村又联合周边5个村共同投资650万元建设回隆镇工业园区服务保障中心,为竹马省级工业园区、国道108线过境车辆提供停车、加水、洗车、餐饮、超市购物等服务,既完善了园区服务保障,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2022年,回隆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被评为全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
当好群众“贴心人”
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原先没修广场,我们只能在大路边上卖水果,灰尘大还不安全。修了广场后,卖东西有固定摊位,方便多了。”回隆村村民万朝蓉带着金灿灿的黄果柑,到上河坝广场售卖。
去年,回隆村结合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修建完善了1000余平方米的上河坝广场,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销售农产品。
上任以来,王丹妮挨家挨户听民声、访民情,把集体经济大部分收益用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先后安装路灯150余盏,硬化生产便道1100米、群众联户路32户,维修、铺设饮水管道3000米,安装村道防护栏120米,修复堰渠2500余米,大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回隆村村民以汉、彝同胞为主,因民族文化差异明显,邻里矛盾纠纷具有一定特殊性。为此,王丹妮逐户走访知法懂法、公道正派、富有威信的党员和“德古”(彝语,指德高望重的人),动员他们担任矛盾调解员,组建村级矛盾调解队伍,用“民族话”“民间理”调解群众矛盾纠纷,实现了纠纷随手调、矛盾不出村。2022年,回隆村被评为市级城乡基层治理示范村。
雅组轩本报记者张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