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为浙江省宁波市海曙未来农场开展小麦收割。张昊桦摄
连日来,在浙江宁波海曙未来农场的田间地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三夏”行动正在同步上演。
农场内,农机手趁着天气晴好,驾驶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抢收小麦。不到1个小时,一旁的运粮车便满载成吨的小麦驶出农场。在海曙未来农场的操作室里,这一幕幕景象实时显示在“种植大脑”的屏幕上,种粮大户许跃进可以在这里看到农业机械在地块中的运行情况,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
“考虑近期会受台风天气影响,我安排了4台收割机进行抢收小麦。”许跃进表示,从人工镰刀作业到现在农机普及,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过去1亩小麦需要一个人工收割1天,现在一台收割机只需1个小时就可完成5亩的小麦收割。
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农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三夏”生产开始后,海曙区加大抢收马力,近500台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目前海曙未来农场以及全区2.83万亩小麦收割进展顺利。
进入6月份,忙碌的“三夏”场景在宁波处处可见。在宁海县长街永丰水稻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5台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麦田中忙碌穿梭。伴着阵阵轰鸣声,饱满的麦粒被卷进车厢,田里只剩下被打碎的秸秆。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高科技的农机设备让我们种田越来越轻松。用大型收割机进行收割,不仅不掉粒、无麦糠,小麦秸秆也能就地粉碎还田,为后续粮食作物生长提供有效的养分和有机质。”长街永丰水稻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强强捧着颗粒饱满的小麦,“小麦抢收期间经常遭遇阴雨天气,及时烘干是保障小麦品质、确保小麦丰收到手的重要环节。今年永丰水稻蔬菜专业合作社改造升级的数字烘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小麦烘干过程中,实现了温度、水分、风量等工况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干燥作业,烘干能力达到160吨/批次,大幅降低人工及管理成本,提高作业效率。”胡强强告诉记者。据了解,今年宁海县小麦种植面积约4.68万亩,其中,长街镇小麦种植面积3.5万余亩,预计亩产在450公斤至500公斤,质量和产量均明显好于往年。
记者从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宁波小麦播种面积为34.25万亩,比计划下达的粮油生产小麦种植任务22.5万亩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除了面积增加外,2023年小麦亩产也创出历史新高,平均亩产预计325公斤,创下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小麦收割完毕,水稻育秧插播就马上登场。在宁波海曙未来农场育秧中心,单季稻已进入育秧期。全自动流水线配合一头的秧盘自动给盘,不同分工的工作人员在中间环节加入准备好的基质、种子。结束机械播种,种子就会被统一运入出苗室,在48小时的数字化控温下,享受到保温保湿的“待遇”实现出苗。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先进的“1+N”叠盘设备进行自动化育秧,育秧中心日均育秧量可达万盘,全力保障后续7.5万亩单季晚稻种植目标。(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