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无线接口协议栈仍主要分为三层两面,三层是指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两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舍、予等 77 人划线移动通信的动态特性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信道的动态性,移动通信的传播信道具有开放性、环境复杂性和信道参量动态时变的特点;②用户的动态性,移动通信的用户具有移动性和个人化服务的特性;③业务的动态性,移动通信可提供各种业务类型服务并可动态选择[1]。小嘎等 51 人划线AMF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SMF负责会话管理功能,而用户平面的UPF则代替了LTE网络的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PDN网关(PDN Gateway,PGW)。哈哈等 43 人划线①无线频率资源的有限性,即无线频率资源是稀缺资源;②移动通信信道的复杂和时变的特性;③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使得系统中所有用户可独立地共享信道资源;④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用户可以处于移动、游牧或者固定状态;⑤用户激活的随机性,用户业务数据可以在任何时间、位置发起并进行通信;⑥用户数据的突发性,用户业务数据的激活期远小于静默期;⑦用户终端类型和业务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特性。小嘎等 41 人划线第一代是语音通信,到第二代是语音 文本,再到第三代是多媒体通信,第四代则是移动互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我们称之为——大数据、众连接和场景体验,即5G支持超大数据流量的移动宽带、海量连接的物联网和基于场景的高性能体验。哈哈等 39 人划线ITU-R将5G的应用场景划分为三大类,包括应用于移动互联网的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应用于物联网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小嘎等 37 人划线网络层是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舍、予等 37 人划线NR R15定义了两个频率范围:FR1(450~6000MHz)和FR2(24250~52600MHz)。哈哈等 37 人划线CU主要包括非实时的无线高层协议栈功能,同时也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UPF)下沉和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业务的部署哈哈等 36 人划线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蜂窝系统,它采用频分多址小嘎等 35 人划线关键词: